公元2026年,一位美国遗传学家在渥太华会议上展示了一份学术报告。这份报告宣称,只要做一种特定的基因测试,就能精确判断哪些人拥有艺术家的天赋。
这几乎是一颗投向科学界和文化界的炸弹。从此以后,所有文艺从业者都被迫接受基因“天赋检测”——没有文学基因?那没有出版社会出你的书。没有绘画基因?那么你的画作难登大雅之堂。没有音乐基因?对不起,任何人都不会真正赏识你的作品。
图片来源:Outer Places
上文其实是希腊小说《基因的秘密》中铺设的一个场景。我们也许永远不会迎来靠基因检测来审视人才的这一天。但如今,在距小说设定的2026年不到十年的2017,市场上早已出现许许多多能够“预知”体质、个性倾向,甚至号称能够预测天赋的消费基因产品。
前段时间,记者亲自体验了一把消费基因检测——据称,检测结果相当准确,酒精咖啡不耐受、注意离易分散、易晕车等倾向都一一应验,不得不叹“科学算命”的奇妙。
但在惊叹之余仔细想来,即使知道自己酒精不耐受,知道自己容易晕车,后续却并没有什么方法可以改善。简单说来,这份检测是帮助记者更加了解了自己,但在后续健康管理中发挥的作用,却是微乎其微。
抛开种种争议,消费基因可能是比临床和科研基因检测有更广阔潜力、却更“难搞”的市场:广阔,是因为它有别于临床科研基因这样高度专业化、垂直化的市场,可被用在保健、营养、运动、美容等众多领域,技术门槛也相对较低,最总要是用户更广;
“难搞”,是因为消费基因要做到大量普及且有利可图还为时尚早。连Illumina全球CEO Francis deSouza也发话了,“基因测序作为大众消费产品的时代,远未到来。”
但科技的力量终会让高高在上者走下神坛。80年代几万元的大哥大,三十多年后演变为今天千元的智能手机;而2001年1亿美元的基因测序,仅用了十几年就演变为今天的最低数百美元,其大众消费化的速度已经相当惊人。据Credence Research的数据,消费基因检测市场在2016至2022年会达到25.1%的年复合增长率。
未来,消费基因检测将不可阻挡地进入更多普通人的生活,如何落地则是目前的难点。在此,小编对消费基因在大众健康管理上的应用落地情况进行追踪。
长期的痛点:单一且“无用”?
但目前的消费型基因产品,大多的模式都停留在单一的检测层面,停留在“付费-检测-报告”阶段。用户拿到报告后,该如何使用,能如何使用,并没有人提供这样的服务。
用户难以获得预期效果,这也就使得消费级基因目前似乎处于一个悬空且不可持续的状态。
水母基因CTO赵南告诉记者:“消费者不是科研人员,他们的需求,更多是健康风险的提前预测。归根到底,消费者需要的是一个健康消费的升级。”消费者希望的是通过基因检测提前预知自己的状况,检测仅仅是个开始。
在更“严肃”的医疗应用中,基因检测的核心是让传统医疗精细化。“消费基因检测在健康消费中的作用也应该如此。”赵南表示。
他向记者解释,医疗分几个阶段——预防、诊断、治疗以及康复。其中,诊断和治疗这两个环节是在医院完成的。将基因技术融入到这两个环节,呈现的是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比如NIPT技术、肿瘤靶向药物。
但预防和康复环节,这两个环节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医疗人员。这两个环节的产品往往直接面对消费者,没有了中间环节的过渡和调解,仅仅是一个检测并不能实现这两个环节的精准化。
中间服务层的缺失,导致服务的缺失。一部分从业人员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开始寻找中间环节的合作,希望通过补齐产业链角色,从而实现服务链的完善。
产业链补全:4种落地模式解析
1. 体检
体检+基因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消费基因检测的落地方式。体检本身的问题在于,即使较早检测到患病,也仍然只是“早知”而非“早防”。如果人们能通过检测了解到先天的易感基因,就能提早结束对自身情况的无知,采取最恰当的健康管理方式。
和睦家的戴岩博士曾提到中美体检的不同:美国会首先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和家族病史,并且建议一些有某种疾病高危风险的人做基因检测,依此来作为体检的参考信息,以做到个性化体检。现在,体检中添加因检测项目的风潮也正在传播至中国。
从基因检测企业方的角度,诺辉健康CEO朱叶青表示:“总的来看,体检机构是比较理想的合作对象。”
首先,与体检机构合作的最大好处就是能够获得比较优质的用户群:“体检机构与消费基因面对的用户群是一样的,都是有健康管理意识的自然人群。”而这样部分人,接受基因消费产品就要容易得多。另外,体检机构还为其提供了一个可以面对面交流的环境。“风险筛查的产品,并不是说一个产品展示就能解决问题,往往还需要面对面的沟通。”朱叶青表示,“体检机构的另一优势就是能提供这样的一个环境。”
合作形式:
医疗体检机构与基因检测公司联手,打造面向广大人群的体检+基因检测产品,依托机构本身的大流量来扩大基因检测的受众,实现基因检测市场教育、人群精准健康管理数据积累的双重目标。另外,从体检机构得到的消费者基因数据通常要求相对严谨、全面,研究价值相对更高。
案例分析:美年大健康×美因基因
自定义为中国最大的专业体检和预防医学入口的美年大健康,2016年入股了美因基因,建立起生态圈中以基因检测实施疾病预防的一环。其于三月底发布的年报表明,企业在过去一年之间全面推广了包含基因检测的体检业务。
美因基因背靠美年大健康庞大的体检数据资源,从面向体检消费者的基因检测数据中提取信息。其做法是在用户同意的前提下匹配其基因数据和个体表型,建立基因-表型数据库,此类数据可作为人群基因健康研究的基础,在后续科研及临床上发挥作用。
除体检以外,“基因+保险”模式也占据主流,这算是最有潜力的消费基因应用之一。保险的一大关键词是风险控制,医疗健康保险公司迫切希望了解并参与管理用户的健康,而基因检测正好提供了一窥用户健康状况的窗口。险企和客户双方其实都希望化被动治疗为主动健康管理,降低双方负担。在全面知晓了患病风险之后,结合险企提供的后续服务来共同防病于未然。
首次在医疗保险中覆盖基因测试是在2014年10月,美国保险机构Priorty Health和基因测序公司Foundation Medicine之间开展的合作。目前在美国,基因合作保险的案例非常之多。据Medscape 2016年对206家保险公司的调查,大约三分之一的保险公司有至少一种附带了基因检测的险种。不过美国一些保险公司的基因歧视现象一直未能良好解决。
早在2008年就通过的《遗传信息反歧视法案》(Genetic Information Nondiscrimination Act,GINA),要求医疗健康险不能凭基因检测来拒保高危人群,但对人寿保险、长期照护险、残障险并无规定,因此在这些险种上也出现过客户因携带高危基因而被拒保的情况。
对于中国市场,健康险是一个新兴的产物,但随着健康意识和生活水平提高,以疾病预防为核心的健康险正在为人们所接受。而对于许多人来说仍是新鲜事物的基因检测,也给保险销售带来了一定的宣传作用。不过基因数据的具体用法,以及为避免“基因歧视”而出台相关规定等,都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合作形式:
国内保险与基因企业目前的合作方式多为“买保险,送检测”,检测的结果与临床结果是否一致是保险公司赔付的判断标准。朱叶青表示:“新的技术出来后,消费者对技术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肯定会有一定的质疑,而保险这个角色恰好能给技术提供背书。”
案例分析
众安×华大:知因保
众安保险与华大基因合作的知因保系列首款产品就是针对乳腺癌,在网上购买保险之后收到取样盒,进行口腔粘膜取样之后寄回,后续可在众安保险或华大基因官网查询到包含检测结果、饮食建议、生活习惯建议在内的报告书,并根据结果接受相应的体检服务。
光大银行、光大永明人寿×博奥颐和:光因保健康管家
此项合作中,博奥颐和将对中国人保医疗保险、人寿保险、少儿保险以及养老保险四大类型险种的投保人进行基因检测,内容达100余项。中国人保将以基因检测结果为依据,对投保人进行更精准的量化评估,实现投保方案的“个体化定制”。
一,通过基因检测结果的解读来指导医疗健康保险公司对用户进行长期的健康管理,从长减少保险的重病赔付;
二,按基因检测结果来划分用户风险,作为用户风险评估的一部分,据此制定不同的保费方案,但保险公司是否能以客户的基因数据作为保险背景调查的参考材料,仍有争议。
3.医美,运动健康、营养,甚至消费基因生态圈
尽管不如前两种模式普遍,“基因+医美”、“基因+运动”、“基因+营养”模式也悄然出现。据称,一些基因变异型能显示炎症反应和DNA修复、复制的速率,帮助决策“定制颜值”;
一些变异型能告诉我们此个体对食物的代谢情况,是否容易因摄入烧焦食物而患癌、是否会患上乳糖不耐症等,所以能帮你量身定制营养计划;一些变异型可以显示爆发力、耐力、代谢等,据此可以让人们以健康的方式达到理想体重。
此外,还有一些企业开始计划打造消费基因的生态圈,把各种基因检测的需求集成到一个大平台上,将基因库中的部分内容向消费者和相关厂商开放。
案例分析
Habbit公司:基因营养定制
美国知名食品商金宝汤以3200万美元投资此基因营养定制企业,引起了大量关注。Habbit公司设计了一种包含糖、脂肪及碳水合物的“特殊饮料”,要求用户在喝饮料前后分别采集一份血样。之后公司对血样进行分析测序,并结合年龄、体重、身高、活跃程度等,选出最适合该用户的食物。
Helix APP:基因APP生态圈
基因测序巨头Illumina的子公司。通过各种类型的消费基因检测(如运动基因、某些食物不耐受基因的检测)来获取人们的外显子测序结果,然后形成自己的基因库存,有两种后续的变现方式——一是为各类消费者品牌、制药商等提供人群大数据信息;
二是形成一个“基因应用程序商店”,提供更多种类的消费基因项目,消费者下次再来做其他类型的检测时可直接调取上次的结果,逐渐增加盈利。以此方式,能够把这个封闭的基因生态圈逐渐扩大,并不断引入下游的基因应用制造商。
当前问题
保险方面,基因检测产品目前很多时候是作为一种新颖而引人注目的营销方法。实际操作上,基因与业务显得较为割裂,很多囊括了基因检测的保险业务并没有利用起检测的结果来实施风险控制。
基因检测与保险深入合作难,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目前基因与险企的合作大多都是在市场层面,即保险经纪人,他们不一定具有生物背景,只是把基因检测技术作为保险销售的增值服务,以此增加客户的粘性。
基因检测与保险结合的点可能是降低保险的赔付率。23魔方CEO周坤告诉记者:“对于健康险来说,降低赔付率的本质就是要降低被保险人患病的概率。这个时候,就需要真正的健康管理介入。”
随着基因数据的积累和基因数据解读技术的成熟,未来的基因检测很有可能帮助保险赔付产生革命性的优化。这样的冲击也许不亚于今天电商对商业的冲击,对投保人和保险公司来说都将是双赢。不过话说回来,用基因来指导医疗健康风险管理还需要非常大量的数据积累。“目前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周坤表示。
图片来源:Motherboard
“基因+体检”模式中,体检机构往往会更青睐可持续筛查性检测。这一类检测的频率与体检频率相当,即使前期需要投入一定的用户教育成本,对体检机构来讲,可持续性比较长,长期来讲是可观的。
而像是遗传层面的易感基因检测,这一类检测通常只需要测一次。当体检机构投入用户教育成本后,换来的却是个“一锤子买卖”。因此,大多数机构在产品类型的选择上都会有自己的考量。
在运动和医美领域中,基因检测显得相当小众。此领域尚未形成行业规范,故出现了一些打着基因技术牌子的浑水摸鱼者。同样,这里也存在和合作保险相似的问题:中间服务层缺乏生物背景。这也就使得基因检测的营销成分更重。
另外,更大的问题是相关行业的服务人员自身也不一定认同者基因检测能产生多大的效果。比如在运动方案定制中,健身教练很可能更加依赖自己的经验判断,而不是检测结果。对于这一领域的用户人群来说,大多数有医美、健身需求的,有没有基因检测他们都会去做。
问题背后:低成熟度的市场、行业
测序行业得到飞速发展,NIPT这样的临床检测展现出的应用价值引发了消费者对这项技术的好奇心。随之,更多基于基因检测的消费产品出现,但早期的认知也被带到了消费市场中。
然而这个市场直接面对的群体是消费者,是并不具备专业背景的人群。没有了具有专业背景的中间服务环节,这样的消费级基因产品很难像无创产检一样发挥作用。仅仅是把技术包装成产品,包装得更加简单易懂,并不一定就能解决问题。
以上几种模式中,无论是基因检测方还是健康管理方,双方的合作经验都基本为零。国外五花八门的模式表明他们其实也都在探索阶段,并没有成熟的模式供国内参考。总的来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无论是消费者还是健康产业的从业者,都还缺乏对基因检测技术的科学认知。”博奥颐和总裁孙义民告诉记者。在这个过程中,除了用户教育外,健康产业的从业这对基因检测的认知有待提高。
没有成熟的模式,也没有成熟的用户,甚至连合作机构的认知度也有待提高。就目前而言,消费基因与健康管理市场还十分青涩,这大概也是几种模式都不尽如人意的原因之一。
另外,除了市场成熟度之外,行业的成熟度也有待提高。
一是技术上,此前这项技术的应用更多是在科研和临床上,其技术大多也都是从科研上演变过来的,就消费市场而言,数据量还远远不够。
二是市场管理上,新的技术诞生后,市场的监管往往存在滞后性。
总体来看,整体市场还处于早期阶段,与健康管理行业的合作都还在浅层面,也暴露出来了许多不足与缺陷。
“但这也是一个正常现象。”赵南表示:“任何一项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都要有一个过程。”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诞生时,谁又能想到人类可以进入PC时代呢?
消费基因落地要素
“对于消费型基因检测,市场上有两种声音:要么认为它无所不能;要么认为它一如是处。”周坤表示:“这两种声音都是非常偏薄的。”
孙义民说,基因检测要进入消费市场,首先要让用户和中间服务环节对这项技术有一个理性的认知。企业不能过度渲染基因检测本身作用,不能提前去消费这个技术。用户的期望值过高往往会导致对最终结果的失望,更严重的是如果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这对行业来讲可能将造成非常负面的影响。
2. 自我认知
除了让用户有明确认知外,企业也要对自己有清晰的认识,消费型基因检测能做什么?消费者拿到检测结果之后又能有什么应用场景?
企业是通过让消费者更加了解自己从而自发的进行管理,还是通过连接中间环节打造产业闭环?
3. 市场认知
此前与联想之星陆刚的交流中,他曾提到基因检测一定要与服务相结合。既是与服务结合,那么了解用户需求,从而满足用户需求就很重要。
美因基因肖哲表示:“除了了解用户能不能看懂外,消费型基因企业还需要了解产品的检测内容是不是消费者想要的。”
中国人群适合做什么筛查,什么位点?在检测位点和解读方式上应该考虑中国人群的特点和消费需求。
4. 数据积累
单个的基因组学数据意义可能不大,但从宏观上来看,当形成一定规模后,这些数据一定能够发挥巨大价值。
当今国内还没有像美国Ancestry或者23andme那样有上百万的大panel的人群基因数据库,虽然有少部分公司有临床上某个疾病相关几个位点的基因的百万样本数据库,但在整个未来基因数据库的意义上还远远达不到大家的期望。
朱叶青表示:“个人来讲意义不大,但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国家角度来看是有意义的。”比如以个人发病率为例,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来看,就可以帮助国家的社保、医保定制提供参考,从而节约大量成本。
目前很多消费基因企业都是在花钱进行用户数据的积累,目的就是“圈地”基因库存,寻找更广阔的变现机会。这和互联网行业长期追逐的“流量红利风口”有类似之处:用户对高质量产品的追随,本身就为后续的增值服务提供了大量的可能,新需求自然而然涌来,可以说是前期“苦钻”、后期“躺赚”;
而消费基因检测以更丰富、新颖的产品、越来越低廉的价格来吸引人群,形成基因大数据入口,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希望为后续可能的“躺赚”奠定基础。
周坤认为:“基因检测数据会以非常快的速度普及,大家都知道未来这将是一个金矿。”但这座金矿的如何在哪里,现在谁也没有办法定论。如同当年谁也不知道腾讯QQ的用户资源会从游戏中变现。
5.市场监管
另外,随着行业的发展,相应的规范也应该慢慢建立起来,报告形式、实验室管理、质量监管都应该形成标准。
同时,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大家都处于一个探索的阶段。这是一个新的行业,亟待更多监管和规范的逐渐落成。
特别鸣谢:博奥颐和总裁孙义民、美因基因肖哲、诺辉健康CEO朱叶青、水母基因CTO赵南、23魔方CEO周坤(按字母顺序排列),感谢以上几位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来源:动脉网
该文章由WP-AutoPost插件自动采集发布